大斋期第二十六天:由心至行的回转
蒋贤想牧师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
“每日甘泉,天天相劝”,欢迎您走进圣教堂4月3日的《每日甘泉》。按照福音年读经的次序,今天我们要阅读《历代志下》第2章至第5章。《代下》第2章记载所罗门王筹备建造圣殿;《代下》第3-4章记载神殿的建造工程;《代下》第5章记载圣殿建造完工,当约柜被迎入圣殿时上帝的荣光充满他的殿。
今天是大斋期第26天,临近基督受难之际,让我们一同藉着默想《马太福音》3:7-9,在上帝的面前省察自己,我们一同读经: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
施洗约翰是《赛》40:3中“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的那一位弥赛亚的开路先锋,他在旷野传“天国近了,当悔改”的道,并且呼吁人接受悔改的洗礼。洗礼本是外邦人入犹太教的仪式,而约翰呼召犹太人出来接受洗礼,旨在要求当时的犹太人(尤其那些宗教领袖)承认自己以前的生活宛如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所以今天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认识上帝的外邦人,重新立志加入敬畏上帝的信仰。
从表象上看,约翰强调要结出悔改的果子,这似乎与法利赛人所高举的形式主义没有太大区别,然而,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本质的区别。以法利赛人为代表的犹太群体依托血统,认为他们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所以是天然就得救的民族,因此悔改的重要性对他们而言并不强烈,往往也都流露于形式。但施洗约翰指出“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强调上帝要求任何一个人,包括犹太人在内,都必须从罪中悔改,他所用的悔改μετάνοια 一词意为“心思转变”,固然他也强调行为的果子,但其重点是内心的回转,藉着真实的悔改带出实质性的圣洁行动。
亲爱的弟兄姊妹,约翰在此告诉我们,真正的悔改是由心至行的回转,是由内而外的全人归向神,他提醒我们,上帝看重心灵更新的生命胜过于宗教外表,也赋予我们一个挑战——时刻检视信仰的真实性。
我们一起来祷告:
天父,
恳求你怜悯我们,
赐给我们真实悔改的心,
奉主圣名祷告,
阿们!
愿神祝福您和您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