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 堂 讲 章
高高在上和散那
何霞牧师
太21:1-11;亚9:9
棕枝主日是主耶稣最后一次进入圣城的时刻,他谦柔地骑着驴驹,启示了君王的身份与使命。犹大群众挥舞着棕枝、高声呼喊“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充满激情的呐喊,犹如迎接凯旋而归的元帅。只是他们并未正确领略基督的原意。
一、驴驹子的象征:君王的谦卑与真正的崇高
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弥赛亚盼望的中心。随着主耶稣的荣进圣城,他的弥赛亚使命开始进入了高潮。在离耶城不足1.6公里的伯法其小镇,主耶稣指示门徒预备进城所需的驴驹,指出此举应验了撒迦利亚的预言,“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参亚9:9下)公开宣告他就是大卫公义的子孙弥赛亚。
驴是普通百姓的交通工具,象征和平和谦卑,而非权力与征服。耶稣骑驴而非战马进城,表明了他不是以武力征服的君王,乃以柔和谦卑的形象示众的救主。他来,不是为建立地上的政权,而是带来天上的国度。骑驴驹并未削弱耶稣的荣耀,反而彰显了他的崇高。真正的崇高并不依赖是否拥有外在的荣耀和权力,而在于是否赢得神的认可和赞赏。主耶稣以实际行动颠覆了传统的弥赛亚观。“真正从福音而产生的谦卑,其本质并不是把自己想得太高或太低,而是更少想到自己。”(C.S.路易斯)谦卑不是一种轻易获得的美德,需要上帝极大的恩典以及不断地实操才能获得。
二、和散那的欢呼:群众的渴望与错位的期待
逾越节期间,巴勒斯坦境内外虔诚的犹太人都来守节,众人对弥赛亚的盼望所营造的情绪非常高涨。主耶稣骑驴进京这一应验预言的事件,进一步燃起了百姓内心涌动的激情,众人把自己的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铺在路上,前行后随的众人纷纷高喊“和散那”(求来拯救)。
耶稣此举正为启示以色列君王的身份,遗憾的是,众人并未正确理会。对于被抛散在列国中的以色列来说,极度渴望弥赛亚来拯救他们脱离当下被罗马的压迫。可是,高呼“高高在上和散那”的群众纯粹期待一位能带领他们反抗罗马统治的君王,建立一个地上的国度。他们误解了耶稣的身份和使命,上帝差这位救主的目的为要使自己的百姓从罪恶的权势而非罗马的权势下拯救出来。
百姓将对君王的赞美窄化到政治性的口号和误区,部分人在五天后改变了立场。将“和散那”与“钉他十字架”用于同一个人,足见他们认知的偏差与善变,错误的认知生发了错位的期待。人们往往在看到希望时欢呼雀跃,定意跟随,而当面临挑战时则失望灰心,背信弃义。
三、石头的呐喊:门徒的使命与活石的见证
法利赛人企图制止这一欢庆的场面,耶稣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尽管百姓对耶稣的表达是“错位”了,他们的赞美并不完全,甚至还有偏差,主耶稣依然悦纳了他们,指出这是门徒必要的见证,因为神的荣耀藉此得到了彰显。“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高高在上和散那”不仅是蒙恩者口唱心和的赞美,更是宝贵信仰的表达。
欢呼赞美是受造界对创造主理所当然的回应,蒙恩的门徒不应该沉默,他们有责任和使命去宣扬神的荣耀和主耶稣的名。正如这头驴驹虽然被高呼声围绕,它却没有洋洋得意、炫耀自己,而是忠于所托、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服侍的道路,以默默无声的状态荣耀了君王耶稣。“石头必要呼叫”,如此描述强调了上帝的全权和全能。即使人类不肯顺服、不愿赞美,他依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他的计划和旨意。上帝的荣耀不会受制于人的不完全,也不会受限于人的反抗。神说:“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参赛43:7)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记念主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城的伟大时刻,我们体验了柔和谦卑的耶稣与高高在上的君王的荣美形象,更要学习当将“和散那”的赞美落到生活和侍奉的实处。
圣教堂小组查经资料:
1.君王耶稣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城,有何属灵的意义?
2.“耶稣骑驴”与“高高在上和散那”这两件事之间有何关系?
3.你如何理解“我告诉你们,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
4.你认为真正的谦卑是怎样的?你的生命常常流露谦卑的品德吗?为什么?
本周背诵经文:路19:38
本周行道作业:请在本周内,向一位亲友分享神在你生命中的奇妙作为;并请复盘:是否遇
到什么挑战和困难,你又是如何回应的?
02
乐 意 奉 献
圣教堂奉献账户信息
一、微信、支付宝 转账
账户名:
宁波市基督教圣教堂
福明聚会点
奉献账户信息
一、微信、支付宝 转账
账户名:
宁波市基督教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