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早 堂 讲 章
聚会的四个“向度”
陈志华牧师
来10:25;约4:23-24;彼后1:12-13
无论时代怎样变,福音不会改变。真理不会与时俱进,但人的感觉、理智、情感和想象却在时间里不断变化,因为人活在时空中,就意味着活在变化里。但基督徒需要持守“不变”,相信真理不变,真神敬拜的心不变。我们在变的处境中慢慢会失去对神的初心,本来应该有的敬拜态度也会变得随便和马虎。所以,彼得就说到,“虽然已经知道”,但“还是要常常提醒”,并要“激励你们”。近年来,有一些弟兄姐妹虽然坚持礼拜,但礼拜的态度并不是很好。所以,今天要和大家谈谈礼拜的一些内容。在不多的时间中,要把最好的状态和光景献给神,才能被神纪念和悦纳。
一、向上——心灵诚实的敬拜
耶稣在约4:24中告诉撒玛利亚妇人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此处的“诚实”来自希腊文,意思为“真理、真实、正直”。也就是说我们的聚会一定要按着真理的原则来进行,用合乎真理的态度来参加聚会。
1.聚会不是“慕人的名”,是“奉主的名”。
信徒敬仰某位牧师,并喜欢他的讲道,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今天是自己比较欣赏的传道人讲道,就欣然赴会,认真听道,反之,则是不想聚会,无心听道,这样就是大问题了。我们是奉主的名聚会,是朝见神,不是朝见人。
2.聚会不只是“听道会”,是“敬拜会”。
我们通常都以为去做礼拜是听一篇讲道,这是错误的。崇拜中有祷告,有读经,有音乐和唱诗,有奉献,还有圣餐,此外还应该有主面前的默想。在这许多崇拜的内容中全心地敬拜神。
3.聚会不只是“满足己的心”,更是“满足神的心”。
我们常习惯地带着“得”的心态参加聚会,我要“得帮助”“得安慰”“得祝福”“得供应”,基督徒应该带着这样的心态,但更要带着“献”的心态参加聚会,我要向神“献崇敬”“献爱慕”“献赞美”。聚会的中心不是人,而是神。所以,一场聚会的得胜与否不能简单地凭自己“得着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看我们有否献上恭敬的心,让神的心意得满足。
二、向外——敬虔荣美的见证
“教会”该词的字义就是“被呼召出来的人的聚集”,不但说明教会是信徒的“聚集”,更是强调教会是在这个世界被“分别出来的”。
当我们来到礼拜堂时,就是表明一种信仰的立场,让大家看见我们不去别的地方,表明我们的心在那里。去教会礼拜是告诉世界上的人我们所信的是谁。
存着敬虔的心,有着良好的礼拜次序和氛围就是美好的见证。礼拜就是对上帝“以礼而拜之”,但今天在教会中不少的人是“无礼无拜”,名义上我们来礼拜,其实不乏各种礼拜的陋习,对神既无礼也无拜,迟到、早退、谈话、睡觉、打哈欠、翘二郎腿、东张西望之现象比比皆是。
三、向内——心意更新的成长
在聚会中有奉献感恩、唱诗赞美、祷告默想、听道宣告等不同的程序,在这所有的程序中要用心灵去回应。听道不是“听传道人讲什么”,而是“听上帝要透过传道人向我讲什么”。在整个听道的过程,全心在聆听主要说的话,心思和意念都专注在主那里。这样听道,必然会有所获。听道更不是为别人听,是为自己听。乃要专心听主要对自己说什么,要“有光照,有回应”地听道,若有光照,就要马上有回应,或认罪悔改、或立志遵行、或感谢赞美等等,在这过程中不断地与神亲近,在灵里与主有交通,被神的道扎心。从而打破我们生命里顽梗悖逆,心意更新而变化。
四、向下——平衡稳固的扎根
“你们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就当遵他而行,在他里面生根建造,信心坚固,正如你们所领的教训,感谢的心也更增长了。”(西2:6-7)
在敬拜中我们不但要扎心也要扎根。在神的话语里扎根需要坚持,持久以恒。就如每天坚持读经祷告,生命操练,信仰实践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似简单,坚持地做就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在神的话语里扎根需要忍耐,信心等候。扎根是在泥土底下里发生的,不被人关注和看见,也不会马上有效果。似乎徒劳无功,实则举足轻重。所以,基督徒在神的话语上扎根必须要坚持忍耐,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努力认真地扎根,必然会开花结果。人尽上本份扎根,神负责让其结果。